USB通用串行总线的发展史,它对我们的宽带和日常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?

我们日常用U盘存资料、移动硬盘传文件,给手机充电的时候几乎都离不开USB接口;它的全称是Universal Serial Bus,翻译过来就叫通用串行总线

让我们的电脑、手机和路由器光猫等设备的连接更加方便,顺便提升了数据的传输效率

USB线为什么被发明出来

为什么叫它通用串行总线?

大多设备都通用

比如说我们现在的鼠标、键盘、电脑主板,和路由器光猫、部分手机充电器等,其实用的都是USB

 

为什么要发明它

这是因为没有它的时候,各种不同的设备都有不一样的连接线,十分的杂乱。电脑主板上的接口也是五花八门的

而且很多接口根本不好插,也不支持热插拔。还得经常开关机,插鼠标键盘还得对上半天,那种圆口的大家应该都见过吧

所以USB其实帮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

 

USB接口的发展史

1.0

是在1996年推出,是当时电脑行业为了解决接口太多太乱,实在是不方便人们使用而发明出来的

打印机有并口,鼠标有PS/2口,键盘有AT口等,线路乱的像蜘蛛网一样,如果要换还得先关机,因为不支持热插拔

所以当我用上USB的时候我都真的感叹,太方便了,即插即用,线路也减少了一些,且再也不用经常开关机了

 

但它的传输速度是比较慢的,理想状态只有12Mbps,换算成网速的话大概只有每秒1.5M的速度,传一个10M的音乐都得半分钟

而且它不能充电,如果你用MP3还得单独配电源使用。在使用中其实压根没这么快,大多情况能有理想速度的一半就算烧高香了

 

2.0

是2000年推出的,个人觉得进步较大的就是速度,直接飙升到了480Mbps,实际传输速度能到30到50M

相比前者直接快了几十倍

而且现在它能充电了,比如MP3和蓝牙耳机,还支持OTG功能。手机可以直接连接U盘了,不用再通过电脑传文件了

不过它传大文件的时候还是费劲,而且充电功率较低

但对于当时的视角来看,已经非常够用,属于高端科技了

 

3.0

推出于2008年,这一次直接把速度拉到了5Gbps,实际传输文件能到每秒300M左右。而且功能也更全了

能同时收发数据,比如边传文件边备份,充电效率也提高了。接口还特意换成了蓝色,方便大家区分

人们一看见蓝色接口就知道是第三代了

 

现在家里的宽带光猫和路由器也都普及它了,而且部分光猫也支持USB外接4G上网卡作为备用网络

比如你连接上外置的硬盘,就能直接传输家庭的监控录像

一小时的高清录像几分钟就可以存完,比之前都快太多了

不过它的缺点就是,只有用专门的3.0线才能发挥优势,用老版本的话速度就会变慢

 

为什么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不感觉传输速度那么快?

其实这个是我们弄混了

我们正常从网上下载文件,那是肯定达不到几百兆一秒的。这个USB传输是指我们拷贝文件时候的速度

比如你下载了一个上百G的游戏,但却发现存错盘了。原本应该存D盘,但你搞到C盘里了

那你是不是要把游戏从C盘移到D盘,然后删掉腾出系统空间?这个时候你会发现其实来回拷贝的很快

这个就是USB的作用了,而不是指我们在网上下载或者上传。这个是考验我们家庭宽带的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 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