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nterval翻译过来就是间隔和间隙,在网络和宽带的场景里大概就是指执行命令的间隔时间。比如路由器多长时间发送一次WiFi信号、断网后多长时间重连一次
跟节拍器差不多,设备们的操作也需要有合理的节拍,不然可能会挤在一起导致出问题
Interval的作用是什么?
避免拥堵
比如你家所有的手机都在用2.4GHz频段刷视频,路由器默认是100毫秒发送一次信号,告诉手机们我在这,保持连接就好
手机收到信息后就会按照间隔分配的时间工作,如一号在10毫秒,2号在20毫秒,这样轮着班的发送数据
因为你看视频的本质也是手机和路由器的一次次交互,所以如果没有这个规则限制的话,那很快就会很乱了
看视频就会不断地卡顿转圈,信号直接冲突
控制频率
设备连不上网的时候,比如WiFi信号弱或者基站覆盖较差。这个时候它们就不会一直重试
而是按照一个合理的间隔和次数定期重试,不然很耗电,可能也会给我们带来困扰
手机的网络重试间隔一般是30秒,第一次连不上的话可能会等30秒后重试,如果几次都失败就会改成一分钟
要是没有这个时间间隔的规矩,那手机每秒重试一次,CPU和射频模块持续工作,想想都知道不行
稳定数据传输
光猫是微秒级别的间隔,比如每发送一帧数据就会隔一微秒。电脑和手机接收到的时候也会用一微秒来接收和校验数据,并准备接收下一帧
要是光猫连续发,电脑和手机刚处理完,第二帧第三帧数据就已经到了
它们这个时候只能丢掉来不及处理的数据,不然根本弄不过来
所以可能就会导致文件传输速度忽快忽慢,甚至有时候直接丢失,得从头来
但我们不用担心这种问题,这些都是早就被设定好的。担心也不要盲目修改哦
© 版权声明
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,未经允许请勿转载。
THE EN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