刚才我去了全州县大碧头村的宽带用户家里,他总说家里网速太慢了,两三台手机连接就连看视频都很卡,电脑下载文件更是直接卡住,经常0KB
但他们家里用的是200M的宽带啊,按道理不应该很卡。所以我就怀疑问题出在了路由器上
然后我就检查了一下,好家伙一看居然是WiFi4的老古董了。虽然现在已经更新到第七代了,但是WiFi4和5还是在被很多家庭用户使用的
为什么用WiFi4网就慢了?
因为SU技术
全称是Single User,翻译过来就是单用户。核心意思就是路由器在同一时间只能给一个设备传输数据,就像你日常逛超市的时候只有一个收银台
哪怕客人从广西排到广东,都得一个一个来。后面的设备必须要等前面的传完数据才能轮到自己
但这只是我们现在2025年的视角,觉得它很老古董,甚至是个大累赘,给我都不用的那种
其实这也不公平,因为它只是在现如今落后,但在当时是很厉害的技术哟
SU技术为什么在当时很厉害?
因为当时人们需求普遍低
它的辉煌年景在2009年到2016年,那时候人均的设备很少,且多数都是电脑办公和手机刷网页、360P视频等MB级的网速需求
结合它的单用户高速的特性,就完美的匹配了这一场景
因为当时用户们并不需要多设备连接的场景,大家也没那么多手机和电脑对吧,所以说都更在意电脑下载文件能不能从十分钟缩短到两分钟
这种速度有限的需求让SU技术成为很厉害的解决方案,但也不能说需求低,是因为这些已经是当时的水平上限了
就像我们那时候刷的360P视频,现在看来简直是一坨浆糊,但当时我们还不是看的很开心吗,丝毫不觉得粗糙
为什么它现在不行了?
技术迭代了而已,科技是不断发展的。我十年前还在上初高中呢,那时候我的手机容量才300MB,我都觉得老高级了
然后现在甚至都到TB级别的存储了,那我也不能说以前就落后啊,只是年代不同,科技不同,需求也不同而已
那时候家庭宽带网速都是几十M,现在还不是千兆了吗
但是其实给我们的感觉是差不多的,科技始终跟上了我们的生活,当时虽然是几十M的网速,但跟现在的百兆千兆体验也没什么区别
SU的核心功能是什么?
单天线网速天花板
早期的WiFi3只有一根天线,受限于单天线单链路的传输模式,网速只能达到54Mbps
就算运营商给你分配百兆带宽,也只能达到如此,相当于白装了
而SU通过多天线复用技术,在不占用额外频段带宽的前提下,让路由器用2根天线给单个设备传输数据
比如把100Mbps的带宽数据拆成两部分,用两根天线同时传给手机,那实际网速就翻倍了呀
解决了信号差和易掉线的问题
早期WiFi的另一个痛点是信号弱、抗干扰差。隔一堵墙信号就从满格变成一格了。而且还容易受到邻居家网络的干扰
可能隔壁装了个网,你们俩互相干扰,然后就都掉线了
而它的多天线分集技术刚好解决了这个问题,路由器的天线能同时接收设备发出的信号,就算某根天线被墙体遮挡,其他也能正常接收
相当于很多人在一起听你说话,就算一个人没听清,那总有人能听清吧